MENU

陸府觀止II《楓香》‭ ‬藝術眷侶結晶之美
黃沛瀅、施承澤‭ ‬賢伉儷專訪

凝結臺灣獨有之美

 

「陸府觀止II」《楓香》 藝術眷侶結晶之美:黃沛瀅、施承澤 賢伉儷專訪

 

在韓國擔任駐村期間結緣的藝術家:黃沛瀅與施承澤,除了是夫妻,也是藝術上的合作夥伴。兩人結合擅長的媒材與創作能量,近年來合作建置多件公共藝術品,作品遍及全台各地。為陸府建設位在南屯的「陸府觀止II」所設計的大門《楓香》即是兩人合作的結晶。

 

 

凝結臺灣獨有之美——青銅《楓香》

 

陸府觀止II近鄰綠意盎然的豐樂公園,外觀沉穩大,顯露了低調高貴的品味,而迎賓大門《楓香》不僅是兩人首次以鑄造創作的作品,在設計與製作的過程,更融合了兩人專業,運用油畫與水彩的創作經驗與技巧,在四米高的青銅鑄造大門上細緻地將葉脈、毬果的質地呈現出來。正如施承澤引述歌德:「建築是凝的音樂」,而雕塑是光影的舞蹈,在這扇典雅別緻的大門上,臺灣特有的楓香樹枝、果實、葉片都精巧地被如實再現。

 

在《楓香》這扇大門背後,有著兩人深刻的心血,因為這個作品不僅要與豐樂公園的環境特性互動,也要顧及作品作為大門的功能性並兼顧其藝術價值,在經過多番研究後,黃沛瀅一次偶然注意到圍繞在陸府社區的楓香樹,深受其靜謐、高雅的氣質吸引,於是想在作品中注入楓香作為臺灣特有種的象徵性意義,才從而發展出青銅大門上雍容華貴的《楓香》。

 

這次的創作經驗也讓兩人對學生時期受過的教育產生反思,對於面對養育自己的這片母土了解不足感到有些缺憾,於是產生了想要更深入探索臺灣人文、自然的想法:比起一味想向國外看齊,黃沛瀅認為臺灣人有充份的、以自己為榮的資本,可以更有自信,向內看,因此從《楓香》開始,她更自我期許能夠做出一系列以臺灣特色為主軸的作品,在創作中注入更多來自本地的能量。

 

 

從平面到立體的公共藝術之路

 

黃沛瀅早期的訓練與作品以油畫為主,研究所時期為尋求媒材創新,也因為與粉樂町的合作邀約等契機,嘗試使用瓦楞紙版製作裝置藝術,並由此打響名聲。受邀製作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裝置藝術時,為了提高作品在戶外的耐用度,嘗試使用華司墊片織雕的工法,開啟了創作生涯的新篇章。

 

施承澤在大學時期廣泛接觸各類雕塑,並主修金屬雕塑,日後更前往美國攻讀創作碩士。從平面到立體的創作形式轉變與楊英風、陳庭詩等雕塑界的前輩相近,在抽象與實體之間尋求平衡。身在異鄉的經驗刺激了對東方文化背景的反思,作品帶有中華文化色彩與禪意。

 

兩位藝術家至今已經在公共藝術的場域經營多年,獲得多方盛譽。施承澤認為公共藝術品比起純藝術性的創作更為直觀,可以為周遭的環境注入活力與人群互動。一件成功的公共藝術品必須兼顧美學、工藝性與公共性。儘管不如純藝術創作一樣偏重創作者的藝術語彙,公共藝術品同樣講究工藝技術與美感的必要性,色彩、媒材、質地的運用都需要多年的訓練才能造就。

  

公共藝術品特有的公共性雖然對純藝術創作者而言較為陌生,但卻能夠更近距離地與藝術品所在地的人群互動,獲得比純藝術品更多的共鳴,拓展作品的價值。《楓香》等公共藝術作品的藝術概念,不只可以將形象與意涵向外衍生,發展出其跨界的應用,也可能發展出社區的形象與圖騰,存在的意義與表現空間是非常寬闊的

 

放眼未來,熱愛創作的兩人,也計畫持續為土地、為生命中的美好遇見持續創作,並且定期舉辦個展,兼顧公共藝術與個人創作的平衡,為自己的藝術生命不斷寫下新頁,也為臺灣這片家園,創作出更多與環境共鳴、與公眾共生的美麗作品。